返回

携程Kubernetes上云实践:云上云原生之路

见解分享

绪言:云原生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技术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器。Kubernetes作为云原生技术的核心平台,凭借其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受到广泛青睐。

携程作为国内领先的在线旅游平台,同样致力于拥抱云原生技术。为了满足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携程在AWS上搭建了Kubernetes混合云平台,实现了云上云原生之路。

Kubernetes混合云架构

携程的Kubernetes混合云平台采用的是私有云IDC和AWS公有云相结合的架构。私有云IDC主要负责业务的核心功能,而AWS公有云则用于扩展业务容量和提升灾备能力。

                       +------------------+
                       |                  |
                       |  私有云IDC Kubernetes |
                       |                  |
                       +------------------+
                              |
                              v
                       +------------------+
                       |                  |
                       |  AWS 公有云 Kubernetes |
                       |                  |
                       +------------------+

这种混合云架构既保证了业务的核心能力不受公有云的影响,又能充分利用公有云的弹性扩展能力。

组件部署与优化

在构建Kubernetes混合云平台的过程中,携程对网络、镜像、日志监控等关键组件进行了部署与优化。

网络

为了实现私有云IDC和AWS公有云之间的互联互通,携程采用了以下网络方案:

  • VPC对等互联: 在私有云IDC和AWS公有云中创建VPC,并通过VPC对等互联建立私有连接。
  • VPN连接: 在私有云IDC和AWS公有云中分别部署VPN网关,并通过VPN隧道建立安全连接。

镜像

为了加速镜像分发和降低镜像存储成本,携程采用了以下镜像方案:

  • 私有镜像仓库: 在私有云IDC中部署私有镜像仓库,用于存储和分发业务镜像。
  • 镜像同步: 通过Harbor镜像同步工具,将私有镜像仓库中的镜像同步到AWS ECR公有镜像仓库。

日志监控

为了实现日志集中监控和分析,携程采用了以下日志监控方案:

  • 日志收集: 使用Fluentd日志收集代理,将Kubernetes集群中的日志收集到Elasticsearch日志存储引擎。
  • 日志分析: 使用Kibana日志分析工具,对日志数据进行可视化和分析。

部署经验与注意事项

在Kubernetes混合云平台的部署过程中,携程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

  • 私有云与公有云的网络互联: 注意私有云IDC和AWS公有云的网络安全配置,确保两者的互联安全可靠。
  • 镜像同步: 注意镜像同步的频率和同步策略,避免影响业务镜像的及时更新。
  • 日志监控: 注意日志收集和分析的性能优化,避免影响Kubernetes集群的稳定性。

总结

携程在AWS上构建的Kubernetes混合云平台,充分发挥了云原生的优势,为业务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对关键组件的优化和部署经验的总结,携程的Kubernetes混合云实践为其他企业探索云原生之路提供了 valuable 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