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LVS负载均衡集群配置详解之NAT模式深度剖析

后端

  • 传统方式 硬件冗余 主要方式: 主备模式—— 单个进程 ( 服务) 只运行在一台机器上(备份设备除外) 。 冗余模式—— 单个进程 ( 服务) 在多个机器上运行 ( 除主设备之外的其它机器上) 。

LVS负载均衡集群

LVS(Linux Virtual Server)是一个基于Linux内核的负载均衡器,它可以将网络流量分散到多台服务器上,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LVS支持多种负载均衡模式,包括NAT模式、DR模式、TUN模式等。

NAT模式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模式是LVS中最常用的负载均衡模式之一。在NAT模式下,LVS会将客户端的请求转发到后端服务器,并将后端服务器的响应返回给客户端。同时,LVS会将后端服务器的IP地址转换成LVS自身的IP地址,从而实现对外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

LVS负载均衡集群配置详解

  1. 安装LVS

在所有服务器上安装LVS软件包。例如,在CentOS 7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LVS:

yum install ldirectord keepalived
  1. 配置LVS

在LVS服务器上,编辑/etc/sysconfig/ldirectord文件,并添加以下内容:

LSLB_LOADBALANCER=yes
  1. 配置Keepalived

Keepalived是一个高可用软件包,它可以帮助LVS实现故障转移。在LVS服务器上,编辑/etc/keepalived/keepalived.conf文件,并添加以下内容:

global_defs {
    router_id LVS_ROUTER_ID
}

vrrp_script chk_ldirectord {
    script "sh /etc/keepalived/ldirectord_chk.sh"
    interval 2
    timeout 5
    fall 3
    rise 1
}

vrrp_instance VI_1 {
    state MASTER
    interface eth0
    virtual_router_id 1
    priority 100
    advert_int 1
    authentication {
        auth_type PASS
        auth_pass LVS_PASS
    }
    virtual_ipaddress {
        10.0.0.10
    }
    track_script {
        chk_ldirectord
    }
}
  1. 启动LVS和Keepalived

在LVS服务器上,使用以下命令启动LVS和Keepalived:

systemctl start ldirectord
systemctl start keepalived
  1. 配置后端服务器

在后端服务器上,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文件,并添加以下内容:

IPADDR=192.168.0.1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0.0.0.10
  1. 重启网络服务

在后端服务器上,使用以下命令重启网络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1. 测试LVS负载均衡集群

在客户端上,使用以下命令测试LVS负载均衡集群:

ping 10.0.0.10

如果出现类似以下的输出,则说明LVS负载均衡集群配置成功:

PING 10.0.0.10 (10.0.0.10)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168.0.10: icmp_seq=1 ttl=64 time=0.294 ms
64 bytes from 192.168.0.11: icmp_seq=2 ttl=64 time=0.284 ms
64 bytes from 192.168.0.12: icmp_seq=3 ttl=64 time=0.271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