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需求管理通识:掌握需求管理的正确姿势

见解分享

无论何时听到任何需求,都需要记录下来,记录是为了方便整理和回溯,哪怕是一句话的需求也要记录。
当然,对于严谨的产品经理来说,有更专业的名词,称为“产品需求池”。
对需求本身有初步的重要性判断,例如分为紧急需求、重要需求、次要需求。
产品经理在做需求管理时,更多的要做“增删改减”的工作。

需求收集

需求收集是需求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做好了,后续的需求分析、需求优先级排序、需求文档编写都会变得更加容易。

需求收集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用户访谈: 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
  • 问卷调查: 设计一份问卷,发给用户填写,收集他们的需求信息。
  • 焦点小组讨论: 将一组用户聚集在一起,讨论他们的需求和痛点。
  • 数据分析: 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找出他们需求。

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对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理解需求的本质,找出需求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头脑风暴: 将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对需求进行头脑风暴,找出需求的本质。
  • 鱼骨图: 将需求作为鱼头,将导致需求的原因和动机作为鱼骨,找出需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 5W2H分析法: 从需求的5个方面(为什么、什么、在哪里、什么时候、谁、多少)和2个方面(如何、多少成本)对需求进行分析。

需求优先级排序

需求分析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需求优先级排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哪些需求是需要优先满足的,哪些需求可以稍后满足。

需求优先级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莫斯科法则: 将需求分为必须有(Must have)、应该有(Should have)、可以有(Could have)、不会有(Won't have)四个级别。
  • KANO模型: 将需求分为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兴奋需求和反向需求四个级别。
  • 机会成本法: 根据需求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选择收益大于成本的需求。

需求文档编写

需求优先级排序完成后,接下来需要编写需求文档。需求文档是需求管理的重要成果,它将需求的细节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开发团队进行开发。

需求文档的编写格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用户故事: 用故事的形式需求,以便用户和开发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需求。
  • 用例: 需求的具体场景和步骤,以便开发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需求。
  • 功能规格说明书: 详细描述需求的功能和技术细节,以便开发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需求。

需求管理的最佳实践

以下是一些需求管理的最佳实践:

  • 建立需求管理流程: 建立一个正式的需求管理流程,以便团队能够更好地管理需求。
  • 使用需求管理工具: 使用需求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收集、分析和管理需求。
  • 与用户和开发团队保持沟通: 与用户和开发团队保持沟通,以便更好地理解需求和开发需求。
  • 定期回顾需求: 定期回顾需求,以便及时调整需求。

需求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产品经理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通过遵循上述最佳实践,产品经理可以有效地管理需求,为产品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