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H.266/VVC: 为屏幕应用优化视频编解码技术

前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视频应用在屏幕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屏幕内容编码的需求,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制定了H.266/VVC(Versatile Video Coding)视频编解码标准。H.266/VVC在H.265/HEVC的基础上,针对屏幕应用的特点进行了多项优化,显著提升了视频编码效率和质量。

H.266/VVC的优势

与H.265/HEVC相比,H.266/VVC在屏幕内容编码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 更高的编码效率: H.266/VVC采用了一种新的块结构和运动估计算法,可以更准确地捕捉视频中的运动,从而减少冗余信息,提升编码效率。
  • 更出色的画质: H.266/VVC引入了多种图像处理技术,例如自适应环路滤波(ALF)和 sample 自适应偏置(SAO),可以有效减少视频中的噪声和失真,提升画质。
  • 更强的鲁棒性: H.266/VVC针对网络环境中的误码进行了优化,采用了鲁棒的错误恢复机制,可以保证在网络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仍能提供高质量的视频。
  • 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H.266/VVC不仅适用于传统屏幕内容编码,还支持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兴应用场景。

H.266/VVC的关键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优势,H.266/VVC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包括:

  • 多树视频编码(Mv-HEVC): Mv-HEVC是一种分层视频编码技术,可以将视频分解成多个层,不同层具有不同的分辨率和质量。这使得H.266/VVC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条件和用户需求,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视频层进行传输。
  • 自适应帧率和分辨率切换(VFR/VRS): VFR/VRS技术允许H.266/VVC根据视频内容的复杂度和网络环境,动态调整视频的帧率和分辨率。这可以有效地节约带宽,同时保证用户获得流畅的观看体验。
  • 区域性时域预测(RTP): RTP技术是一种新的运动预测技术,可以根据视频中的区域性运动特性,更准确地预测运动矢量。这可以进一步提升编码效率和画质。

H.266/VVC的应用场景

H.266/VVC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

  • 视频流媒体: H.266/VVC可以大幅提升视频流媒体的画质和编码效率,为用户带来更流畅、更高清的观看体验。
  • 视频会议: H.266/VVC可以提高视频会议的画质和流畅度,让远程交流更加清晰、高效。
  •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 H.266/VVC支持VR和AR应用中高分辨率、高帧率的视频传输,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 医疗影像: H.266/VVC可以用于医学影像的编码和传输,其出色的画质和鲁棒性可以确保医疗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

H.266/VVC视频编解码标准是针对屏幕应用优化的高性能视频编解码技术,具有更高的编码效率、更出色的画质、更强的鲁棒性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随着H.266/VVC标准的普及,视频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视频应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