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龄程序员为何难有出路?揭开背后的隐形困境!

闲谈

从备受追捧到危机四伏

程序员,曾这个被贴上「金饭碗」与「高薪」光环的职业,在互联网经济的推动下,从默默无名的从业者一跃成为风靡社会的香饽饽。

各大高校纷纷抢占这一「金饽饽」的培育市场,毕业生供需远大于就业,有人称之为「汹涌的就业红利」,却未曾预见这场红利背后隐匿的危机,以及红利衰退后,急转直下会给程序员们带去的冲击。

在互联网经济泡沫的催化下,程序员们的收入与社会地位也随之高涨。2019年的数据,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年薪达34.5万人民币,超过金融、医药等较稳定职业;而程序员们在社交、交友等各方面也普遍占据了更高的声誉与认可。

当红利褪去,大龄程序员何去何从?

但这一片光环与红利逐若泡沫般开始消退,随经济的放缓与资本的撤退,令程序员、尤其是大龄程序员,跌落于就业与收入的天花板,面临着前所未有 的困境。

如经济衰退或贸易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大批程序员被裁员,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年长者,面临着失业与裁员的双重压力。再者,很多大龄程序员对于新兴技术和编程语言的学习相对迟缓,面临着技术更新迭代,更显无竞争力。再加上其他应聘程序员价格和经验优势,大龄程序员也更难从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解决之道:多管齐下,化解大龄程序员危机

应对这一紧迫而深刻的大龄程序员就业困境,需要多管齐下,方能奏效。

  • 持续学习,拥抱技术进步。

在数位化转型成为社会变革主导方向的今天,程序员最不可忽视的是要实时更新技术。他们必需利用任何可以获取的新兴技术、技术迭代与更新的机会,包括 MOOCs、在线论坛和个人项目等。以持续学习与创新思维,主动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更应打破原有技术与思想壁垒,广泛吸收多领域技术与经验,借鉴异技术与异行业的经验。

  • 探索替代职业与业余爱好,曲线发展职业生涯。

认清大龄程序员的职业困境,并对自己的职业抱有明确而开放的态度,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妥协策略和替代选择,尤为重要。通过多渠道的职业探索,程序员可转向新领域和新工作岗位,转型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培养一门兴趣,将多种技术与技术互结合,也是曲线救国的做法。

  • 营造无年龄歧视的就业环境,健全保障体系。

在社会与业界都需要处理和解决大龄程序员危机时,确保能创造无年龄歧视的就业环境,才是至关重要。这对于构建一站式的、多样性且更可持续发展路径,至关重要。同时,保障大龄程序员的培训、教育优惠与职业支持,才是保障职业发展和确保其能充分发挥其经验与能力,对于社会和企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