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互联网大厂逃离后,那些上岸人员的年终总结
闲谈
2024-01-03 07:46:15
2020年6月份,我离开国内某互联网大厂,距今其实也有一年半的时间了。说是年终总结,其实更想在离开这一年半时间后,对自己进行一个总结。
大厂逃离:趋势与原因
近年来,“大厂逃离”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个显著趋势。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从互联网大厂离职的员工人数同比增长了30%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996工作制等高强度工作压力: 互联网大厂以其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而闻名,很多员工不得不长时间加班,身心俱疲。
- 职业发展瓶颈: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大厂员工晋升空间有限,许多人面临职业发展瓶颈。
- 价值观分歧: 随着大厂规模不断扩大,其价值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部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产生分歧。
- 寻求更平衡的生活: 大厂的高强度工作往往牺牲了员工的个人生活,很多人希望逃离这种状态,寻求更平衡的生活方式。
上岸后:挑战与机遇
离开大厂后,我选择了一家中小企业,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相比大厂,中小企业的节奏相对较慢,工作压力也小了很多。但是,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 薪资待遇下降: 中小企业普遍薪资待遇低于大厂,这对于习惯了大厂高薪的员工来说,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
- 资源有限: 中小企业在资源方面不及大厂丰富,这可能会限制职业发展和项目执行的效率。
- 社交圈子变化: 大厂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离开后社交圈子会发生一定变化,需要重新建立人脉。
虽然有挑战,但也有一些机遇:
- 工作内容更具灵活性: 中小企业的工作内容往往更灵活,员工可以参与不同领域的项目,拓宽自己的技能范围。
- 职业发展空间更大: 中小企业晋升空间更大,有能力的员工可以快速成长,承担更多的责任。
- 生活节奏更平衡: 中小企业的工作节奏相对较慢,员工可以更好地兼顾工作和生活。
总结与建议
离开大厂后的一年半时间,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认为,大厂逃离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选择。对于那些身心俱疲、寻求更平衡生活方式的人来说,逃离大厂可能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那些想要在大厂继续发展的人,我建议:
- 学会自我调节: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加班,保持身心健康。
- 明确职业规划: 与上级沟通职业发展计划,争取更多机会和支持。
- 保持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那些想要离开大厂的人,我建议:
- 做好财务规划: 中小企业薪资待遇普遍低于大厂,需要提前做好财务规划,避免经济上的压力。
- 拓宽技能范围: 中小企业工作内容更灵活,需要具备更全面的技能,提前拓展自己的技能范围很有必要。
- 建立人脉: 离开大厂后,需要重新建立人脉,多参加行业活动和社交聚会,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无论选择大厂还是上岸,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职业规划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只有不断学习、调整和适应,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行业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