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何判断 RTC 音频传输质量
后端
2024-02-22 10:58:23
实时音视频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也因此对 RTC 音频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如何展开测试以及如何保证好音频传输质量。基于网易云信的落地经验,本文将详细阐述云信在 RTC 音频质量评估方面的工作,从音频传输质量的评价指标、音频质量测试场景设计、音频质量测试方法和音频质量保障四大块内容展开,旨在帮助开发者深入了解实时音视频的音频质量问题,并解决质量问题。
音频传输质量的评价指标
对于 RTC 音频质量,云信定义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 主观评价指标
主观评价指标反映了用户对音频质量的主观感受,包括:
-
清晰度:指音频中各频段声音的清晰程度,主要由音频编码、网络传输和音频播放设备等因素决定。
-
自然度:指音频听起来是否自然、真实,主要由音频编码、音频处理和音频播放设备等因素决定。
-
响度:指音频播放时的音量大小,主要由音频编码、网络传输和音频播放设备等因素决定。
-
延时:指音频从采集端到播放端的传输时延,主要由网络传输和音频处理等因素决定。
-
客观评价指标
客观评价指标反映了音频质量的客观指标,包括:
- 信噪比(SNR):指音频信号中有效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功率之比,主要由音频编码和网络传输等因素决定。
- 总谐波失真(THD):指音频信号中的谐波分量与原始信号的比例,主要由音频编码和音频处理等因素决定。
- 采样率:指音频信号每秒采集的样本数量,主要由音频编码和音频播放设备等因素决定。
- 量化位数:指音频信号每个样本的量化精度,主要由音频编码和音频播放设备等因素决定。
音频质量测试场景设计
在进行音频质量测试时,需要考虑各种不同的场景,以便全面评估音频质量。常见的音频质量测试场景包括:
- 网络状况 :包括良好的网络状况、较差的网络状况和极差的网络状况。
- 端到端延迟 :包括低延迟、中延迟和高延迟。
- 智能终端 :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
- 音频处理 :包括噪音抑制、回声消除和自动增益控制。
- 音频编码 :包括 Opus、AAC 和 G.711。
音频质量测试方法
在进行音频质量测试时,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评估音频质量。常用的音频质量测试方法包括:
- 主观评价测试 :是指由用户对音频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的方法。主观评价测试可以分为单人评价测试和多人评价测试。
- 客观评价测试 :是指通过客观指标来评估音频质量的方法。客观评价测试可以分为单端评价测试和端到端评价测试。
- 自动化测试 :是指使用自动化工具对音频质量进行测试的方法。自动化测试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并降低测试成本。
音频质量保障
为了保证 RTC 音频的质量,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音频质量。常见的音频质量保障措施包括:
- 选择合适的音频编码器 :不同的音频编码器具有不同的编码质量和编码效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音频编码器。
- 优化网络传输 :可以通过优化网络传输协议、降低网络延迟和减少丢包率来提高音频质量。
- 采用有效的音频处理算法 :可以通过采用有效的音频处理算法来提高音频质量,例如噪音抑制、回声消除和自动增益控制等。
- 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需要对音频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主观评价测试、客观评价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结语
音频质量是 RTC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音频传输质量的评价指标、音频质量测试场景设计、音频质量测试方法和音频质量保障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开发者提高 RTC 音频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音视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