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应对软件复用与快速响应难题:vivo平台化实践探索之旅

后端

vivo平台化实践探索之旅:平台产品系列01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7eZPc81c-1677786159818)(https://gw.alicdn.com/tfs/TB1ln0XeP_1gK0jSZFqXXbFhpXa-87-67.png)]

在信息技术领域,平台化已成为各大科技企业的战略方向。vivo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公司,同样高度重视平台化建设。近年来,vivo软件工程师通过系统平台化建设等手段,逐步解决了软件复用、快速响应业务变化等棘手问题,为vivo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背景

随着vivo业务的快速发展,软件团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软件复用率低、响应业务变化慢。由于历史原因,vivo的软件开发团队过去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导致软件代码重复开发、功能模块分散、维护成本高昂。另外,由于vivo的产品线非常丰富,涵盖手机、平板、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软件团队能够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及时推出新产品、新功能。然而,由于软件开发周期长、效率低,导致vivo很难满足业务的快速迭代需求。

二、平台化建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vivo于2016年启动了平台化建设。vivo的平台化建设从平台顶层设计开始,明确了平台化的总体目标、原则和框架。随后,vivo成立了平台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化建设的统筹规划、资源配置和监督管理。在平台化建设过程中,vivo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手段:

  1. 技术平台建设 :vivo构建了统一的技术平台,为各业务线提供基础设施、开发工具、中间件等服务。通过技术平台的建设,vivo可以实现软件资源的共享、复用,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2. 业务平台建设 :vivo构建了统一的业务平台,为各业务线提供统一的业务逻辑、数据模型和接口。通过业务平台的建设,vivo可以实现业务的快速复用和扩展,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高业务响应速度。

三、实践案例

在平台化建设的指导下,vivo软件工程师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实践案例有:

  1. 软件框架平台 :vivo构建了统一的软件框架平台,为各业务线提供基础的软件框架和组件。通过软件框架平台的建设,vivo实现了软件开发的标准化、模块化和复用,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

  2. 数据平台 :vivo构建了统一的数据平台,为各业务线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服务。通过数据平台的建设,vivo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为业务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3. AI平台 :vivo构建了统一的AI平台,为各业务线提供统一的AI训练、部署和应用服务。通过AI平台的建设,vivo实现了AI技术的快速复用和落地,为各业务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成效

vivo的平台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有:

  1. 软件复用率显著提高 :vivo的软件复用率从2016年的30%提高到2022年的80%,极大地降低了软件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2. 业务响应速度大幅加快 :vivo的业务响应速度从2016年的6个月缩短到2022年的1个月,大大提高了vivo对业务变化的响应能力。

  3. 产品上市周期大幅缩短 :vivo的产品上市周期从2016年的12个月缩短到2022年的6个月,极大地提升了vivo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