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以太网进入寻常百姓家时,Mac地址是否变得稀缺?

后端

地址重复,无论在电话通讯中,还是在计算机通讯中,都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当通信双方试图用同一个地址联络彼此时,轻则数据传输受阻,重则整台计算机宕机。因此,当以太网(Ethernet)开始在企业和家庭普及,设计者便在思考如何避免Mac地址重复的难题。

Mac地址与IP地址

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集中在以太网中,是区别网卡的一种标识符。每一张网卡出厂时,都会被烧写一个独一无二的Mac地址,故而Mac地址也被称为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

值得一提的是,与Mac地址仅限于以太网环境不同,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能在任意网络中使用。因此,IP地址不仅是局域网(LAN)中的身份标识,更能标识广域网(WAN)中的任何一台设备。对于联网设备而言,Mac地址主要用来与网内设备通讯,而IP地址则负责设备与互联网通讯。

在不借助任何特殊设备的情况下,不同网络之间的设备不能直接进行通信。而网络地址翻译技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则使得这一点成为可能。本质上,NAT是一项能让局域网设备共享一个公网IP地址的技术,可以理解为:一个局域网(多个设备)拥有一个门牌号(IP地址),入网的每个设备都有一个编号(Mac地址)。

Mac地址的全局唯一性

从理论上讲,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这意味着,在任何网络中,任意两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都不得重复。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 地址分配的集中化管理。 将全球范围的Mac地址分配集中化管理,并且每次申请都经过审查,可以有效地避免Mac地址重复问题。但是,这样做既浪费资源,又容易形成垄断。

  • 地址分配的去中心化管理。 让每个制造商各自管理自己的Mac地址池,这样便不存在分配效率低下以及垄断的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若是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便难以保证Mac地址不会重复。

  • 把Mac地址作为IP地址的一部分。 这种方式看似可行,实际上却又引入了新的问题:全球范围的Mac地址数量远远不够,IPv6地址空间才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Mac地址的全球唯一性至今仍未得到圆满解决。对于这一问题,业界提出了很多方案,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这一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