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终点,再梳网络模型:OIS、TCP/IP与HTTP
2023-09-14 16:05:17
2020年即将结束,网络模型的概念想必已经成为日常网络工作的必备知识。本文将对OIS、TCP/IP和HTTP这三大网络模型展开剖析,以帮助各位读者深入理解网络模型的构成要素,以便构建更加稳健而高效的网络框架。
一、OIS:开放式系统互联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中文名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5年制定的一套网络互联模型,旨在为不同网络间的互联提供一套标准化规范。OSI模型将网络互联划分为七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
应用层:应用层主要负责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和网页浏览。
-
表示层:表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和解码,使不同系统的应用软件能够理解彼此的数据。
-
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网络连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建立连接,并确保数据在连接中的可靠传输。
-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并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
-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并检测和纠正传输错误。
-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如电缆、光纤或无线电波。
二、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中文名为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它是由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套网络协议,并逐渐成为全球互联网的标准协议。TCP/IP模型包括以下四层:
-
应用层:应用层负责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与OSI模型的应用层类似。
-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建立连接,并确保数据在连接中的可靠传输,与OSI模型的传输层类似。
-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并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与OSI模型的网络层类似。
-
链路层: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类似。
三、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中文名为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由万维网联盟(W3C)在1991年制定的一套用于在万维网上进行数据传输的协议。HTTP模型包括以下两层:
-
应用层:应用层负责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与OSI模型的应用层和TCP/IP模型的应用层类似。
-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建立连接,并确保数据在连接中的可靠传输,与OSI模型的传输层和TCP/IP模型的传输层类似。
综上所述,OIS、TCP/IP和HTTP这三大网络模型各有侧重,共同构建了现代互联网的运行框架。OIS模型提供了网络互联的七层框架,TCP/IP模型定义了网络数据传输的四层协议,而HTTP模型则规定了万维网上数据传输的规则。理解这三大网络模型对于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来说至关重要,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设计、构建和维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