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亦要勇立潮头:做一个不拘泥于技术的开发者
2024-02-17 23:39:18
到今天为止,历时两个月,我基本完成了来到新公司的第一个中型项目的编写工作,现已在生产环境部署。从公司角度来看,这个项目的完成按规划将公司推到了下一个既定节点,从我个人来看,这也是我职业生涯的里程碑。为什么会这么重要呢?其实这个项目的技术深度并不足以让人引以为豪,值得一提的可能就是它挑战了我的一些一直以来的认知,使我成功克服了一些曾经被我视之为难以逾越的鸿沟。
对于技术人员,特别是程序员来说,最关键的是把技术搞明白,毕竟产品开发的一切都得依托于技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经常会抱着满腔热血,希望找到一个能够真正锻炼自己技术的开发岗位,也因此对于技术的偏爱会更强一些。这种热爱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钻了牛角尖,很有可能就会掉入技术沼泽,这是一种很多程序员都会遇到的职场陷阱。
我一直都知道,除了技术本身,技术从业者还应该对整个项目开发过程有所了解。但因为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程序员,所以过去在工作中对于技术之外的内容并不是很关心,我更多关注的是技术问题本身以及一些深层次的原理。虽然也参与过产品设计、业务规划等等工作,但大多都只是做技术实现,鲜少会参与更深层次的讨论。
这种心态在工作后几年开始发生改变,源自于一个很有趣的经历。
我的一个前同事在大学时就读的是产品设计专业,毕业后他跟着一个技术大牛做了几年的程序员,随后因为看到行业前景而转行做了产品经理。他在任职期间曾尝试参与一个软件项目的规划,在经历了数次失败之后才终于做对了一回。但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很谦虚地说,他觉得自己并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因为他的技术功底一直都不够扎实。
当时我对此感到很震惊,因为一个产品经理竟然会觉得自己的技术功底不够扎实。难道做产品经理不需要技术吗?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在很多时候,产品经理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功底,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需求,制定更加合理的规划。
这件事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即使是技术开发岗位,也需要具备产品意识和规划能力。技术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对整个项目开发过程的了解,就很难做出真正符合需求的产品。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开始更多地参与到产品设计、业务规划等工作中去。我发现,这些工作虽然和技术开发有很大不同,但却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工作,技术开发就失去了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技术开发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做出一个好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做很多技术之外的事情,比如了解用户需求、制定产品规划、设计产品原型等等。
技术开发只是其中的一环,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全部。
当然,并不是说技术开发不重要。事实上,技术开发是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但技术开发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我们只关注技术开发,而忽略了其他因素,那么最终做出来的产品很可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我认为,技术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技术观。技术是工具,是手段,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技术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技术人员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解用户需求、制定产品规划、设计产品原型等方面,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在未来的技术开发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技术之外的东西,比如用户需求、产品规划、产品原型等。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做出真正好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