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不对等”案例看客户端与服务端性能监控之道

后端

引言

性能监控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一环,也是保证用户良好体验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客户端与服务端性能监控过程中,很容易碰到各种各样的坑。这些坑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排查时间,还会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以一个实际案例入手,讲述了一次排查“不对等”性能问题的全过程,并从中总结了18个踩坑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帮助读者提高客户端与服务端性能监控的有效性,减少故障排查成本。

踩坑案例

前几天,我们在生产环境中遇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故”案例。我们的搜索系统调用了下游的一个rpc服务接口,监控报警超时。于是,搜索系统团队开始排查问题。

经过一番排查,搜索系统团队发现,下游rpc服务接口的响应时间并没有问题。也就是说,从服务端来看,一切正常。但是,从客户端来看,却出现了超时的情况。

这显然是一个“不对等”的现象。为什么客户端和服务端对同一个接口的性能监控结果会不一样呢?

排查过程

为了排查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检查了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监控配置。发现两边的监控配置都是正确的。

然后,我们又检查了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网络状况。发现两边的网络状况也是正常的。

最后,我们检查了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代码。发现客户端代码中存在一个bug。这个bug会导致客户端在调用服务端接口时,超时时间设置得太短。

踩坑总结

从这次排查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18个踩坑经验和教训:

  1. 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性能监控配置一定要正确。
  2. 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网络状况一定要正常。
  3. 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代码一定要正确。
  4. 性能监控数据一定要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5. 性能监控数据一定要与业务数据结合起来分析,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发现问题。
  6.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容量规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避免系统出现性能瓶颈。
  7.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故障演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
  8.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安全防护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避免系统遭受攻击。
  9.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优化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10.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用户体验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11.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推动系统的不断发展。
  12.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行业最佳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学习到更多先进的经验。
  13.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团队协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团队的力量,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
  14.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知识管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15.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培训和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
  16.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持续改进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系统的性能。
  17.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自动化运维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18. 性能监控一定要与智能运维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维。

结语

性能监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在实际的客户端与服务端性能监控过程中,很容易碰到各种各样的坑。这些坑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排查时间,还会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通过这次“不对等”案例的排查,我们总结了18个踩坑经验和教训。希望这些经验和教训能够帮助读者提高客户端与服务端性能监控的有效性,减少故障排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