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一年,始于平淡,行于波澜
2024-02-06 08:18:39
很多朋友问我,怎么最近不更新了?怎么最近动态也变少了?都去干嘛了?工作很忙吗?
算起来我也阶段性停更一年半了,这一年半不仅是在不断尝试自媒体不同的内容和方向,工作上的巨大转变也推着我去学习尝试了很多全新的东西。
在阿里的一年,让我深刻体会到巨头公司的工程师文化的精髓:既要有深入钻研技术、专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有全局视野、统筹兼顾大局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
刚加入阿里的时候,我还在产品研发部门,主要负责某业务线核心产品的技术研发工作。产品研发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纯粹,我可以深度专注在技术攻关上,但随着业务的发展,我越来越感受到自己能力上的短板。
首先,是技术视野不够宽广。在产品研发部门,我主要关注的是自己负责的产品线,对其他业务线和技术栈了解甚少。这导致我在做决策和设计方案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难以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架。
其次,是缺乏全局视野。产品研发部门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封闭,我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实现,对业务的理解不够深入。这导致我在做技术选型和方案设计的时候,往往难以兼顾业务需求和技术实现的平衡。
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我主动申请调到了技术中台部门。技术中台部门的工作职责是为整个集团提供通用的技术能力和服务,这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业务线和技术栈,开阔了我的技术视野。
同时,技术中台部门的工作也让我对业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参与了多个业务线的技术选型和方案设计,需要深入了解业务需求和痛点,这让我对业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技术中台部门工作了一年多,我的技术视野和全局视野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不仅能更加游刃有余地解决技术问题,还能更好地兼顾业务需求和技术实现的平衡。
这一年多来,我在自媒体上的更新也减少了很多。一方面是因为工作比较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在自媒体上的定位还不够清晰。
以前,我更多的是分享一些技术干货和经验总结,但随着我的工作经历和思考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这些内容还不够有深度和广度。
我想要分享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还有技术背后的思考和实践。我想探讨的是,如何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创造力和动力,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行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在技术和业务之间架起桥梁。
这些思考和实践,是我在阿里一年多来最大的收获。我希望能通过自媒体,把这些收获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少踩坑。
当然,自媒体的更新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我不会急于求成。我会慢慢摸索,不断尝试,直到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定位。
在这一年半的沉寂中,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媒体的价值和意义。对我来说,自媒体不仅仅是一个分享知识和观点的平台,更是一个自我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通过自媒体,我可以逼迫自己去深入思考和探索一个问题,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系统化地梳理出来,我可以与不同的人交流和碰撞,从而获得新的启发和灵感。
我相信,自媒体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可以成为我们终身学习的伴侣,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如果你也有一个想要分享的故事,或者有一个想要表达的观点,不要犹豫,拿起笔,写下来吧。自媒体是一个广阔的平台,它欢迎每一种声音。
最后,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我会继续努力,争取给大家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