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5 岁后,在阿里做前端,坦途与坎坷交织

前端

在科技行业,尤其是竞争激烈的阿里巴巴,年龄似乎成了程序员的隐形障碍。坊间传闻,35 岁后,程序员若未转型,便会被「陆续淘汰」。

然而,我却选择逆流而上,作为一名 35 岁以上的资深前端程序员,在阿里寻觅着新的大陆。本文将分享我在过去一年中在阿里工作的所见所感,为处于或即将步入这个年龄阶段的同僚们提供一些参考。

不断变化的前端生态

自 2019 年重回天猫团队以来,我亲眼见证了淘系前端组织架构的多次调整。2020 年初,变化尤为显著。

前端技术日新月异,这迫使我们不断学习和适应。例如,小程序、Flutter 等新技术的出现,要求前端工程师掌握更广泛的技能。

35 岁后的坦途

35 岁以后,我依然在阿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 经验积累:丰富的经验让我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
  • 团队管理:作为一名资深工程师,我承担了部分团队管理职责,帮助培养和指导年轻工程师。
  • 技术创新:我积极参与技术创新,主导并参与了多个前端项目,为团队做出贡献。

35 岁后的坎坷

与此同时,35 岁后在阿里做前端也面临一些挑战:

  • 竞争压力:阿里人才济济,年轻工程师不断涌现,竞争压力不可避免。
  • 体力精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和精力有所下降,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 转型压力:若想进一步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可能需要考虑转型管理或其他岗位。

建议和感悟

对于 35 岁后的前端程序员,我有以下建议:

  • 保持学习:不断学习新技术,开拓知识面,保持竞争力。
  • 积极创新:主动参与技术创新,为团队和公司做出贡献。
  • 管理好身体:注意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强体力和精力。
  • 拥抱挑战:35 岁后,职业发展面临挑战,要勇敢面对,积极寻找突破点。

总的来说,35 岁后在阿里做前端,坦途与坎坷交织。只要我们保持学习热情、积极创新,做好身体管理,并拥抱挑战,依然可以在这个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