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云原生时代下,小红书可观测架构的演进之道

前端

云原生时代下,可观测性的重要性和小红书的演进之路

可观测性:云原生时代的关键

随着微服务架构的兴起,可观测性已成为云原生时代的当务之急。可观测性是指系统能够被观察、理解和控制的能力,在微服务环境中尤为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快速识别、定位和解决问题。

小红书的可观测架构演进之旅

小红书,中国领先的生活方式分享社区,自 2013 年成立以来,其系统架构已历经多次演变。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小红书一直在探索和优化其可观测架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监控需求。

小红书的可观测架构演进之路可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 1:基础监控

在此阶段,小红书主要依靠开源工具 Prometheus 和 Grafana 来实现基本监控。Prometheus 作为时序数据库收集和存储数据,而 Grafana 则将数据可视化。

阶段 2:全链路监控

随着业务的复杂化,小红书引入了 OpenTelemetry 和 Thanos 等工具来实现全链路监控。OpenTelemetry 作为统一的可观测性框架,收集和传输数据,而 Thanos 作为一个高性能时序数据库,存储和查询海量数据。

阶段 3:云原生可观测平台

在云原生时代,小红书基于阿里云云原生技术栈构建了云原生可观测平台。该平台集成了 Prometheus、Grafana、OpenTelemetry 和 Thanos,并提供丰富的可观测性功能,包括指标监控、日志监控、分布式追踪等。

演进成果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优化,小红书的可观测架构实现了数十倍的性能提升。目前,其可观测平台每秒可处理数百万条指标和日志数据,并支持分布式追踪,使开发和运维人员能够快速识别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用性。

对业界的启示

小红书的可观测架构演进之路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采用云原生技术栈可以快速构建可观测平台。
  • 使用统一的可观测性框架可以简化数据收集和传输。
  • 采用高性能、可扩展的时序数据库可以存储和查询海量数据。
  • 提供丰富的可观测性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的监控需求。

云原生可观测性的最佳实践

在构建云原生可观测系统时,以下最佳实践至关重要:

  • 采用统一的可观测性框架: OpenTelemetry 等框架可以简化数据收集和传输,消除不同来源的数据孤岛。
  • 使用高性能、可扩展的时序数据库: Thanos 等数据库可以处理海量数据,并提供快速查询功能。
  • 实现全链路监控: 追踪应用程序从源头到目的地的整个旅程,以识别和解决跨服务问题。
  • 使用指标和日志监控: 指标和日志提供不同的视角,有助于全面了解系统运行状况。
  • 启用警报和通知: 及时通知问题和异常情况,以便快速采取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Q:为什么可观测性在云原生时代至关重要?

A:微服务架构带来了复杂性和分散性,可观测性有助于识别、定位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用性。

Q:OpenTelemetry 是什么?

A:OpenTelemetry 是一个统一的可观测性框架,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收集和传输机制,简化了跨不同来源的数据收集。

Q:Thanos 有什么优势?

A:Thanos 是一个高性能、可扩展的时序数据库,可以处理海量数据,并提供快速查询功能,支持复杂分析。

Q:全链路监控如何帮助诊断问题?

A:全链路监控提供应用程序请求的端到端视图,使开发人员能够识别跨服务的问题,并了解请求在系统中如何移动。

Q:采用云原生可观测系统有哪些好处?

A:云原生可观测系统基于云原生技术栈构建,可以快速部署和扩展,并提供丰富的可观测性功能,降低了运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