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微服务之服务调用模式:网关 vs 内部直接调用

见解分享

跨系统调用走网关,系统内部直接调用:兼顾安全和效率的微服务服务调用模式

微服务架构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已成为主流范式,但微服务之间的服务调用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两种常用的微服务服务调用模式:跨系统调用走网关和系统内部直接调用,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一种兼顾安全和效率的混合模式。

跨系统调用走网关

网关作为微服务的统一入口,负责处理来自不同系统的服务请求,提供安全认证、流控、动态路由等增强功能。

优点:

  • 集中化安全控制: 网关可以集中管理安全策略,简化安全控制,确保对微服务的统一访问。
  • 流量监控和管理: 网关可以监控和管理流量,实现服务限流、熔断等策略,提高系统稳定性。
  • 服务发现和路由: 网关可以实现服务发现和路由,屏蔽服务实现细节,使客户端调用更简单。

缺点:

  • 性能损耗: 网关作为一个中间层,增加了服务调用的延迟和开销。
  • 单点故障风险: 网关是一个单点故障点,如果网关不可用,所有服务调用将受到影响。
  • 扩展性受限: 随着微服务数量的增加,网关的扩展性可能成为瓶颈。

系统内部直接调用

系统内部直接调用是指微服务之间直接进行服务调用,绕过网关。

优点:

  • 性能优化: 直接调用减少了中间层开销,提高了服务调用的性能。
  • 降低单点故障风险: 消除了网关的单点故障风险,提高了系统可用性。
  • 扩展性强: 直接调用不受网关容量限制,可以轻松扩展微服务规模。

缺点:

  • 安全隐患: 缺少集中化安全控制,容易受到安全攻击。
  • 流量管理困难: 难以实现服务限流、熔断等流量管理策略。
  • 服务发现和路由复杂: 客户端需要了解目标服务的地址,增加服务发现和路由的复杂性。

混合模式:网关与内部直接调用的平衡

鉴于两种调用模式各有优缺点,本文推荐一种混合模式,即:

  • 跨系统调用走网关:对于不同系统之间的服务调用,使用网关来提供安全认证、流量管理等增强功能。
  • 系统内部直接调用:对于同一个系统内的服务调用,直接调用以优化性能、降低单点故障风险和增强扩展性。

具体实施

在实施混合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明确区分系统边界: 清晰定义不同系统的范围,以确定哪些服务调用需要通过网关,哪些可以直接调用。
  • 安全网关部署: 部署安全网关,并配置适当的安全策略,包括身份验证、授权、加密等措施。
  • 服务发现机制: 建立健全的服务发现机制,使客户端能够获取直接调用目标服务的地址。
  • 流量管理策略: 制定流量管理策略,例如服务限流、熔断等,并在网关和直接调用中分别实现。

结论

跨系统调用走网关和系统内部直接调用是两种常用的微服务服务调用模式,各有优缺点。本文提出的混合模式通过结合两种模式的优势,兼顾了安全和效率,为微服务架构提供了更灵活、更可扩展的调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