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些性能指标你真的会看么?一文带你读懂性能报告单!

前端

好的,马上来,朋友们好,我是开发者小明,最近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大项目交给了我,需要我负责项目上线前的性能测试,而且还要配合测试团队进行问题定位。但是因为我刚接触这部分,难免有些困惑,所以带着对性能测试的种种疑问,我问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并虚心求教。

当然,我们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了解性能测试的必要性,根据我上网找的一些资料,加上我对性能测试的基本理解,总结如下。

首先,性能测试,可以帮我们提前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不管是硬件、软件,还是网络方面的问题,都能在测试中识别出来,让我们针对性地改进。这样就能保证项目上线后,可以平稳有序地进行。

其次,从长远来看,性能测试还可以让我们系统化地管理性能优化活动,持续、有效地提升系统性能。

第三,可以评价系统的实际性能,评估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案,以此指导系统优化和系统调优。同时,性能测试也有助于我们开展性能预测,预估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第四,性能测试是系统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它是整个项目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性能测试来说,除了正常的业务、功能测试,测试报告也是重点关注对象。而性能报告,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负载测试报告,它主要是分析测试系统中有哪些性能瓶颈,以及如何进行优化和改进。

第二,压力测试报告,它可以帮助我们衡量系统在高负荷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性能,明确我们系统的抗压能力如何。

第三,极限测试报告,旨在测试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帮助我们确定系统存在的性能缺陷。

第四,性能测试报告,侧重于评估系统在稳定状态下的性能,以便找出可能导致性能问题的系统组件。

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性能测试报告的整体情况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我来聊聊性能报告都有哪些指标。

系统性能指标主要分为三类:基本指标、资源利用率、服务时间,现在我们来一个一个地说。

  1. 基本指标

它可以让我们了解系统的整体状况,主要包括吞吐量、延迟、错误率、并发用户数等。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请求的数量,通常以每秒请求数或每秒字节数来衡量。

延迟是指系统处理请求所花费的时间,通常以毫秒或微秒来衡量。

错误率是指系统处理请求时发生错误的比率,通常以百分比来衡量。

并发用户数是指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量,通常以绝对数字或每秒用户数来衡量。

  1. 资源利用率

可以让我们了解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主要包括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利用率、网络利用率等。

CPU利用率是指CPU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指令所占用的时间百分比。

内存利用率是指内存中被使用空间的百分比。

磁盘利用率是指磁盘中被使用空间的百分比。

网络利用率是指网络带宽被使用的百分比。

  1. 服务时间

可以让我们了解系统处理请求的具体时间,主要包括请求时间、响应时间、等待时间等。

请求时间是指系统从收到请求到开始处理请求所花费的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系统从收到请求到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所花费的时间。

等待时间是指请求在系统中排队等待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除了一般性的性能指标,许多测试工具还会提供更深入的指标,比如:

  • 事务成功率
  • 95%响应时间
  • 99%响应时间
  • 最大响应时间
  • 最小响应时间
  • 平均响应时间

好了,现在,来个总结。本文介绍了性能测试报告中常用的指标及其含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