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的技术探索,支付宝王益的代码情缘
2024-01-26 04:53:19
在上海举行的 Google 开发者大会上,支付宝研究员王益侃侃而谈分布式深度学习系统 ElasticDL,这是他在蚂蚁金服的第二项开源项目,旨在提升集群总体利用率和深度学习团队的工作效率。而在此之前,他开源的 SQLFlow 系统也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
王益的这番演讲,不仅向业界展示了蚂蚁金服在分布式深度学习领域的最新成果,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去探寻一位资深技术专家的内心世界,领悟其对技术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代码生涯,40 年的青春印记
40 年,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而对于王益来说,这 40 年的时间,几乎都奉献给了代码。
1979 年,王益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彼时,计算机科学在国内还属于新兴学科,王益对这个新奇的领域充满着好奇和向往。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扎实地掌握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
毕业后,王益进入上海贝尔工作,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在上海贝尔,他参与了中国第一台万门交换机的研制,也见证了中国电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1999 年,王益加入阿里巴巴,成为阿里巴巴最早的一批技术骨干。他参与了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技术架构设计和研发,见证了阿里巴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巨头。
2015 年,王益加入蚂蚁金服,担任蚂蚁金服技术委员会主席。在蚂蚁金服,他领导蚂蚁金服的技术团队,推动蚂蚁金服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创新。
技术信仰,永葆初心
40 年的技术生涯,王益经历了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从早期的汇编语言到现在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他始终站在技术前沿,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王益看来,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始终相信,技术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这种对技术的信仰,让王益永葆初心,始终保持对技术的热情和对创新的渴望。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技术信仰。
技术创新,勇于担当
在王益的技术生涯中,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主题。他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己任,不断探索技术的新领域,攻克技术上的难题。
ElasticDL 和 SQLFlow 就是王益技术创新精神的最好例证。ElasticDL 是一个分布式深度学习系统,可以大幅提升集群总体利用率以及深度学习团队的工作效能。SQLFlow 则是一个基于 SQL 的深度学习平台,可以让用户使用 SQL 语句轻松构建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
这些创新技术的诞生,不仅为业界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也彰显了王益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
人生感悟,技术之外
除了对技术的热爱,王益也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他认为,技术固然重要,但人生的意义并不止于此。
在王益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帮助他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这种人生感悟,也体现在王益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也是一名优秀的导师,乐于指导和帮助年轻的技术人才成长。
结语
40 年的技术探索,支付宝王益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资深的技术专家。他的技术成就和人生感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像王益这样对技术充满热情、对创新矢志不渝的技术专家。他们是技术进步的引领者,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让我们向王益致敬,向所有为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技术专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