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尴尬的笔试经历,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

见解分享

故事要从2020年末讲起,那是我司方向变动期,以往的工作内容或将永远舍弃,我多少也有些失望和迷茫,于是萌生了挪窝的心思。

恰巧,钉钉团队的东明在不久后(2021年初)从简历库中捞到了我,问我是否有意向了解钉钉团队。

“当然有”,我一口应承了下来。

钉钉团队给我发了一个笔试连接,并交代道,笔试是开放题,不限时,做完后直接提交即可。

我怀着轻松的心情点开了笔试连接,心想,开放题,无非是考察一些基本的概念吧,我工作经验丰富,这些题对我来说应该不在话下。

抱着这种心态,我匆匆浏览了一遍试题,题目不多,一共只有5道。

第一题:简述TCP和UDP协议的区别。

第二题:说一下HTTP和HTTPS的区别。

第三题:一下计算机网络的七层模型。

第四题:谈谈你对敏捷开发的理解。

第五题:谈谈你对微服务的理解。

我一看,这题目也太简单了吧,我闭着眼睛都能答出来。

于是我信心满满地答题,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然后直接提交了试卷。

提交完试卷后,我满心期待着钉钉团队的反馈。

然而,等啊等,一等就是一个多月,杳无音信。

我心凉了半截,难道是我答得太差,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了?

于是我鼓起勇气,给东明发了个消息,询问笔试结果。

东明回复说:“你的笔试成绩确实不理想,未达到我们的要求。”

我整个人都懵了,怎么可能?我明明答得那么自信啊!

为了弄清楚原因,我恳求东明给我看一下我的试卷。

东明答应了,并且委婉地指出了一些我答题中的问题。

我一看,大吃一惊。

我的答案不仅错漏百出,而且语言组织混乱,根本没有体现出我的真实水平。

我感到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我向东明道歉,并表示自己愿意重新参加笔试。

然而,东明告诉我,由于团队人员变动,钉钉团队暂时不招人了。

我只能悻悻而归,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回到家,我仔细地反思了这次笔试失败的原因。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 轻敌:我以为笔试很简单,没有认真对待。
  2. 准备不足:虽然我工作经验丰富,但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
  3. 答题仓促:我急于求成,没有认真审题,导致答案错漏百出。
  4. 语言组织混乱:我的答案缺乏逻辑性,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

痛定思痛,我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出发。

我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抽出时间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此外,我还向同事和朋友请教笔试经验,总结了一些答题技巧。

几个月后,我再次收到了钉钉团队的笔试邀请。

这次,我不敢掉以轻心,认真准备了很久。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我顺利通过了笔试,并最终拿到了钉钉团队的offer。

回顾这次难堪的笔试经历,我深感惭愧。但同时,我也从中吸取了宝贵的教训。

知耻而后勇,痛定思痛。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