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寒冬,小厂程序员的无奈之举:裸辞
2024-01-29 21:14:06
2020年互联网寒冬愈演愈烈,裁员优化,降薪缩招,一时间行业人心惶惶。不少大厂员工哀叹:逃过996,逃不过裁员;不少小厂员工自嘲:996没有,裁员一个也不少。
互联网寒冬下的生存现状
作为小厂的一枚程序员,我深知寒冬的残酷。过去几年,小厂生存环境本就不容乐观,如今更是雪上加霜。项目减少,资金紧张,裁员优化成为常态。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员工不到百人。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其他公司提供技术外包服务。然而,受疫情影响,不少合作公司业务受挫,导致我司外包项目大幅减少。
为了应对危机,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冻结招聘,降薪缩招,裁员优化。我所在的部门原本有10余名工程师,如今只剩下不到一半。我作为一名资深工程师,也难逃厄运,被要求降薪20%。
裸辞:无奈之举
面对公司日益恶劣的环境,我萌生了裸辞的念头。其实,早在今年年初,我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当时,我所在的项目组解散,我被调到一个新的项目组。新项目技术栈落后,同事能力平平,我感到十分压抑。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降薪。降薪20%,意味着我的收入将大幅减少。我算了算,如果继续待在公司,以目前的薪资水平,我至少需要3年才能攒够首付买房。
我不想再等3年。我今年已经28岁了,再过3年就是31岁。到时候,买房的压力更大,房贷的负担也更重。我不想再过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
裸辞后的迷茫
裸辞后,我感到一阵迷茫。我该如何寻找新的工作?我的技能还够用吗?我还能在这个行业待多久?
我花了几天时间整理自己的简历和作品集。然后,我开始投递简历。然而,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投递了数十家公司,却石沉大海。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技能已经落伍了?是不是自己已经不适合这个行业了?
重拾信心,迎接挑战
就在我感到绝望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个面试邀请。这是一家小型的创业公司,主营业务是人工智能。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了面试。
面试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人工智能技术非常感兴趣。面试官也对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最终,我顺利通过了面试,并拿到了offer。
拿到offer后,我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我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可以继续在这个行业奋斗。忐忑的是,人工智能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能否胜任这份工作?
我决定接受挑战。我利用入职前的这段时间,恶补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我阅读书籍,学习在线课程,并参加了一些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交流会。
如今,我已经入职这家创业公司3个月了。我发现,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领域,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我每天都在学习新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虽然我裸辞后的这段经历有些曲折,但最终我还是找到了新的工作,并踏上了新的征程。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努力提升自己,就一定能在互联网寒冬中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