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超:初识Flink,一年成为Committer
2023-09-10 07:20:28
在进入Flink世界之前,李本超是一个Android开发工程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Flink,从此开启了他的大数据之旅。短短一年时间,他就从一名Flink使用者成长为Apache Flink Committer。是什么驱使他如此快速地融入Flink社区?他的成长之路有何借鉴意义?本文将带你走进李本超与Flink的故事。
缘起:从Android开发到Flink邂逅
李本超最初是一名Android开发工程师,对大数据并没有太多了解。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Flink,一个开源的大数据流处理框架,瞬间被其强大的功能所吸引。
“Flink的流处理能力太强大了,而且它的API设计得很合理,上手很快。”李本超说道,“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深入了解它,把它的潜力发挥出来。”
初探:从使用到贡献
了解Flink之后,李本超开始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它。在使用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bug,于是主动向社区汇报。没想到,他的反馈得到了社区的积极响应,并很快得到了修复。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社区很活跃,很欢迎贡献者。”李本超说,“于是我也开始尝试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写一些文档,修复一些简单的bug。”
融入:从贡献者到Committer
随着贡献的深入,李本超对Flink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也逐渐成为社区中的一员。他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与其他开发者交流,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2021年,李本超被提名成为Apache Flink Committer。经过社区投票,他以高票当选,成为了一名Flink核心贡献者。
“成为Committer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荣誉。”李本超表示,“它意味着我得到了社区的认可,也意味着我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为社区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秘诀:快速成长的三要素
李本超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从一名Flink使用者成长为Committer,离不开以下三个要素:
- 热情: 对Flink的热爱是李本超快速成长的源动力。他始终保持着对Flink的探索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深入了解Flink的原理和架构。
- 主动: 李本超非常主动地参与社区活动,积极贡献代码和文档。他勇于提出问题,乐于分享经验,与其他开发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 坚持: 李本超在学习和贡献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索,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取得了成功。
经验:对大数据爱好者的建议
对于其他大数据爱好者,李本超给出了以下建议:
-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领域: 大数据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会让你更有动力去探索和创新。
- 找一个活跃的社区: 加入一个活跃的社区,你可以与其他开发者交流经验,学习新知识,获得帮助和支持。
- 多贡献,不求回报: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贡献代码和文档,即使一开始你的贡献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积累宝贵的经验和人脉。
结语
李本超与Flink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热情、主动和坚持的故事。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只要你对大数据充满热情,积极参与社区,坚持不懈地学习和贡献,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Flink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