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突破:BBFE前端团队巧妙运用国际化设计模式提升管控系统可用性
2023-09-29 11:18:42
BBFE团队肩负着开发奇安信大型管控系统的重任,其中国际化设计成为了一大难点。为了让系统能够服务于全球用户,团队成员深入研究,提出了以生产消费模式为核心的国际化设计方案,巧妙地解决了翻译资源的维护和更新难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BBFE团队的国际化设计方案,以及他们如何将Angular和Vue的i18n设计思路,以及XLIFF、ICU、BCP47等通用标准应用于管控系统。
一、挑战与需求
奇安信的大型管控系统需要面向全球用户,支持多种语言。这意味着BBFE团队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高效、准确地翻译系统界面的方案。此外,他们还需要考虑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确保翻译内容能够准确地传达系统信息。
二、生产消费模式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BBFE团队提出了生产消费模式的国际化设计方案。他们将翻译任务划分为两个部分:生产和消费。生产是指将系统界面的源代码翻译成目标语言的过程,而消费则是将翻译好的资源应用到系统界面上的过程。
生产过程由专业翻译人员完成,他们使用CAT工具(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将源代码中的文字翻译成目标语言。CAT工具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提高效率,确保翻译质量。
消费过程由系统本身完成。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语言环境,从翻译资源库中加载相应的翻译内容,并将其应用到系统界面上。
三、Angular和Vue的i18n设计思路
为了更好地支持国际化,BBFE团队采用了Angular和Vue的i18n设计思路。Angular和Vue都是流行的前端框架,它们都提供了强大的i18n支持。
Angular的i18n设计思路是将翻译内容存储在外部文件中,然后在运行时根据用户的语言环境加载相应的翻译内容。Vue的i18n设计思路与Angular类似,也是将翻译内容存储在外部文件中,然后在运行时根据用户的语言环境加载相应的翻译内容。
四、XLIFF、ICU、BCP47等通用标准
为了确保国际化方案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BBFE团队使用了XLIFF、ICU、BCP47等通用标准。XLIFF是一种XML格式的文件,用于存储翻译内容。ICU是一种通用的格式化库,用于格式化翻译内容。BCP47是一种语言标签标准,用于标识语言和区域。
五、实践成果
BBFE团队的国际化设计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成功地解决了翻译资源的维护和更新难题,确保了系统能够准确地翻译成多种语言。此外,他们还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让全球用户能够轻松地使用系统。
六、结语
BBFE团队的国际化设计方案为其他企业和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们证明了生产消费模式、Angular和Vue的i18n设计思路,以及XLIFF、ICU、BCP47等通用标准能够有效地解决国际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