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技术之路: 做些有趣的产品
2023-09-11 16:24:11
2018年的年初,我就在想,今年的主题词是什么;上半年考虑的较多的是所谓研发效能的提升,下半年却渐渐发现自己更多的会在想产品这两个字。
从代码出发,在写代码的时候会想到模块/库/框架/平台等等概念,但是突兀地发现好像从未想过,做的任何东西都是产品。
印象深刻的 Case 就是浏览了某公司官网后发现的信息,我们可以认为,一个客户端也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一个分布式平台也当是一个独立的产品,我们为这个问题想了一下午,到后来有点激动,原来很多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产品,可以把它卖给客户,还可以作为团队 internally 的一个平台供其他部门使用。
那么产品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之前没有细究过,所以现在回头来看还是有很多感触的。
当我们在谈论产品这两个字的时候,总感觉是虚无缥缈的,他可能是有形的(比如你手上这个 iPhone ),也可能是无形的(比如知识),或者甚至是“体验”。一个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其实是一个复杂的事物,是多种能力和因素结合在一起,并且和诸多细节直接相关的一个整体。
为什么从产品出发看事情呢?这里先讲一个背景,我之前觉得自己在技术上还算行的,无论是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还是专注度都很不错。不过有个问题很纠结,就是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或者说一直以来都是老板/经理告诉我该做什么,但是自己内心里并不清晰自己的爱好/特长是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还一直觉得没有做出过什么有意义的产品。
说起做产品,有人觉得我们现在做得不是产品吗?好像也是。但是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 R&D 来说,如果做的东西都没有对外卖过,或者说没有市场价值,好像总有点不那么靠谱,就总感觉自己缺乏了一股认真劲,或者说就像在游戏里,如果你还没有面对一个真正强大的 BOSS,可能总是觉得还缺点什么。
今年以来,接触到了很多新同事,他们有人经历丰富、能说会道、专业度很高,还有很多跨专业、跨地域的,感觉新鲜的血液一直不断地输送进来,就总想为自己做点什么,或者为团队做点什么。
在大家的鼓励下,试着接手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技术,也尝试着去做一些老板/经理没有提到的东西,一开始不免会走很多弯路,但是收获还是很大的。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主动去跟很多同事沟通交流,通过一个个比较随机的聊天,能够极大地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思路。
以前觉得自己对开源技术和云计算不是很了解,接触过后发现并不是很难,也可以很灵活地结合到自己的工作中;之前觉得自己前端不行,接触过后发现也没那么难,甚至觉得玩起来挺有意思;之前觉得自己对操作系统、数据库这种相对传统的领域不够了解,接触过后发现虽然可能显得比较 boring,但是也并不难。
总之,发现自己对很多东西都并不排斥,以前之所以没去尝试,可能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心存畏惧,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坎。
对我来说,学习新东西是一种能力,沟通交流也是一种能力,而做产品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说你有多会写代码,有多聪明就一定能学会,而是需要积累和历练,需要一个不断尝试和成长的过程。
有人说,一个人只会被一个东西所点燃,而我慢慢觉得可能就是一个产品梦,一个创业梦,一个能改变世界/改变生活的一小部分的梦。
最近几个星期里,被几个来自团队成员的 idea 所深深吸引,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同事提的如下几个 idea:
- 怎么能够用最低成本实现给用户传输数据,然后让数据在本地进行消费?
- 怎么设计一个 API 规范,能够让云端的调用和本地的调用用一套标准来表达和理解?
- 能不能抽象出一套算法或者规范,能够让任何人都能使用来编程或写业务逻辑,而不仅仅只是写代码?
感觉大家开始愿意从产品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了,开始愿意把很多事情的成败系在自己身上,而不只是为了写代码而写代码了。
当我们在谈论产品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什么?不是说你可以画出多么绚丽的 PPT,不是说你会说多么漂亮的话,也不是说你能写多少行代码,而是说你对产品内涵的理解,你对产品使命的敬畏,以及你为之付出过的汗水和努力。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找到自己的 passion,然后和一群有共同理想的人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产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