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断了线的挫败——iOS 第二梯队面试败北反思
2023-11-02 13:53:28
iOS 第二梯队面试败北感悟#
从去年开始, 我就一直有尝试的面试些大公司, 因为对于一个半路出家(非计算机专业), 靠着MJ视频入门的iOS菜鸡玩家, 经过了3年的摸爬滚打, 终于也渐渐的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前端, 后端, 移动端的交互, 但想要继续深入就感觉瓶颈越发的明显, 基础的薄弱导致很难上升, 所以能够...
一番开场白,奠定了一个程序员求职故事的基调:从菜鸟到小成的自我提升,再到遭遇大公司面试的瓶颈。
我开始奔波于各个iOS面试中, 发现自己在本职工作之外, 知识面严重不足, 便开始努力去恶补, 为了能够让我这段时间的学习效率最大化, 我毅然决然的离职了, 全职学习备战iOS求职, 刚开始的几个月, 学习效率也是很高, 面试机会也越来越多, 但不幸的是几乎都是一些小厂, 有一些也拿到了Offer, 但待遇实在无法满足我的预期, 我的要求其实并不高, 希望可以拿到15K左右的薪资, 但去面试几乎都是12K, 有些甚至只有10K, 而且面试过程也是越来越难, 考核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再加上自己之前一直没有接触过C++语言, 让面试的挫败感越来越强烈, 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已经不适合做iOS开发, 甚至有想要放弃的冲动
作者直面自己求职路上的困境:知识不足、面试频频受挫、待遇不尽如人意。这种直白而坦诚的表达,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风筝断了线的挫败感",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求职中的失落与风筝断线时的失落感联系在一起,让人印象深刻。
直到有一天我面试了一家公司的第二梯队, 面试官说他们公司iOS第二梯队是公司的中坚力量, 是对一个iOS开发者综合能力的考核, 而他们的薪资待遇正是符合我的预期, 于是乎, 我就卯足了劲准备这家公司的第二梯队面试, 查阅各种面试资料, 学习各种技术栈, 甚至在LeetCode刷了不少算法题, 从一开始的100多名直接到了前10%, 面试的那天是十分的自信满满, 在自我介绍环节, 我将我准备已久的稿子一字不差的说完了, 并且在技术面试中, 也发挥的非常出色, 把面试官问的知识点都对答如流, 面试进行的非常顺利, 面试官也表示回去会将我的简历提交给用人部门, 让我耐心的等待消息, 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 每天都期待的用人部门的消息, 但是最终等来的是感谢信, 被拒了.
这段经历可谓是求职的缩影:准备充分、面试自信、满怀期待、最终失利。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求职路上的酸甜苦辣。
我开始反思自己,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于是乎, 我找到了我的一个朋友, 他是我之前待过的一家公司的技术总监, 他给我的建议很简单, 就是还需要再提升, 要么深入技术成为技术专家, 要么就做管理岗, 因为现在iOS开发的岗位已经日益饱和, 普通的开发岗是很难拿到高薪资的, 让我认清现实, 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 听了他这番话后,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自己当初也是怀揣着极大的热情想要成为一名iOS开发工程师,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 居然已经到了职业瓶颈期, 自己也是非常的不甘心, 但是不甘心又有什么用呢,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 我决定听取我朋友的建议, 于是开始学习管理知识, 并且也尝试着做一些小的管理工作, 渐渐的, 我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已经不在开发上了, 对于开发工作也越来越没有激情, 便彻底的转型做管理, 如今我已经入职了一家大公司做管理岗, 虽然薪资待遇还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但工作环境, 工作内容我都非常满意, 并且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 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
作者最后总结了自己的求职心得:iOS开发岗位日益饱和,普通开发岗难获高薪;技术专家或管理岗是职业发展新方向。这一总结具有普遍意义,为众多求职者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