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何以立身?
2023-10-18 17:04:26
原创作品,词源解释,最初指创作者的独创作品,强调的是创作者本人的独特创造,与抄袭、仿冒相对。但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原创一词的意涵逐渐发生了演变,其衡量的标准也变得愈发复杂。
从著作权法的角度看,原创的作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独创性、固定性、作者身份。独创性意味着该作品是创作者独立完成的,未经他人授权或许可。固定性意味着该作品已经以有形的形式被表达出来,比如文字、音乐、图像等。作者身份意味着该作品是由某特定个人创作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作者。
著作权法的视角关注的是创作者的权利,以原创为基础,创作者享有该作品的专有权利,包括复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发行权等。
但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原创一词的含义就变得更为宽泛,不仅限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原创,还包括了对用户有价值、有启发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和新方法。通俗地讲,即便一篇作品从著作权法的意义上并非原创,但如果它能带给用户新知识、新体验或新思考,也可以被视为用户意义上的原创。
因此,原创的界定应当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性出发,强调原创作品的独立性,一是从用户意义上的创新性出发,强调原创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从著作权法意义上讲,独立完成是原创的基础,只有独立完成的作品才享有著作权法的保护。但从用户意义上讲,独立完成并非评判原创的唯一标准。对用户而言,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同样值得尊重和保护。
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原创概念的演变,对创作者和用户双方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创作者既要守护自己的著作权,又要顺应用户需求,产出既满足著作权法要求,又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原创作品。用户也要明确自己的权益,既要反对抄袭和剽窃,又要尊重并保护在用户意义上的原创作品。
只有当创作者和用户在原创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良好的交互关系,原创文化才能健康繁荣发展。